分析解决问题思维

question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分析解决问题
什么是问题
期望与现状的落差部分
某件事的期望值是(B),现状是(B’),(B'→ B)这个落差部分,就是问题

如何描述一个问题
1、明确期望值(B)
你的目标是什么?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如何的?这个目标是可衡量的吗
2、精准定位现状(B’)
注意区分事实与观点
事实
客观存在
观点
个人感受
描述现状的时候,用大量的「事实」来构筑,而不是「观点」
3、用(B'→ B)这个落差,精准描述问题
不要再问出类似于「你的业绩那么差,打算怎么办?」这样模糊的问题
应该问:你之前三个月的业绩分别是100万,110万,105万,而这个月变成了80万,我们来讨论一下,下个月如何能做到120万?
如何寻找答案
区分表面问题和本质问题
表面问题(症状)
表面问题,只是由本质问题导致的症状

本质问题

A:为了实现(B)的结果,所使用的方法。如果方法是错误的,目标自然无法达到
B:期望值。目标设置不当,或者目标设定过高,那么即便完美做到了A,这个目标也无法达成
C:过程中出现的变量。方法和目标都没有问题,可是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,也有可能导致目标无法达成
(B’)只是症状,而导致这个症状出现的是ABC这三个因素,他们才是更本质的问题
透析三棱镜
校准目标
目标不对,什么都不对
设立目标的SMART原则
Specific,明确的,具体的
Measurable,可衡量的
Achievable,(自力)可达到的
Rewarding,完成后有满足感的
Time-bound,有时间限制的
目标符合SMART原则,避免把手段当成目标
区分目标和手段
目标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,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
手段指的是为实现某种目的采取的方法、措施
重构方法
方法(A)是你为了实现(B)所用的方法。(这个方法包括了与之相关的人、事、物),现状(B')不会平白无辜的出现,而是由原来的解决方案(A)导致的。
重复原有的方法,只能得到同样的结果;想要有不同的结果,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。如果不改变原有的解决方案,现状就很难改变。
消除变量
如果(A、B)都没有问题了,(B’)还是存在,那么就一定出现了变量(C)
[象数理]思考框架
任何一个「现象」背后一定有「数据」,任何「数据」的变动,背后一定有「道理」
当你发现某个现象后,去找相关的数据,然后用「数据」来说明问题,这可以让你对事情从感性认知变成理性分析
把现象背后的数据分解的越细,看到的问题就会越精准
如何找到数据背后的原因
「5Why提问法」
连续追问5个为什么,来寻找这个数据异动背后的原因(5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,意在提醒你,别拿到第一个答案后就认为是全部,而要继续往下深挖)
发现根本原因后,改善行动落实在「自己可以改变」的事情上
总结
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,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,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

本文地址 https://www.frank8g2g3.cn/2020/02/01/分析解决问题思维/

frank wechat
扫描二唯码,订阅我的公众号